界面新聞記者 | 田鶴琪
紐約商品交易所(COMEX)銅期貨主力合約價格(下稱美銅)再度大幅飆升,并在7月8日創(chuàng)下歷史最大單日漲幅。
這一異動與美國最新關稅政策密切相關。
據新華社消息,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8日表示,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征收50%的新關稅。7月9日,其明確新關稅生效時間為8月1日。
另據新華社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(yè)頻道(CNBC)報道,內閣會議結束后,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,美商務部已完成對銅進口狀況的調查。
卓創(chuàng)資訊銅市場分析師宋洪瀟告訴界面新聞,本次美國關稅調整,超出市場預期,導致全球銅現貨短時間內流向美國,形成一種“虹吸效應”,價格短線高開。
截至7月8日收盤,成交最活躍的2025年9月期銅上漲13.12%,報收5.6855美元/磅,創(chuàng)下歷史最高收盤價,也是歷史最大單日漲幅。
美銅7月9日開盤報5.48美元/磅,日內漲幅一度擴大至17%,最高報5.8955美元/磅。
“本次美銅高開高走,但未帶動倫銅和滬銅價格走強,相反滬銅和倫銅低開,三地市場價格走勢出現了背離?!彼魏闉t說。
宋洪瀟認為,三地市場價格失去聯動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。
一是美國上半年已進口86.4萬噸銅,除了短期關稅政策刺激下的流入外,年底前美國或無再刺激進口可能,這利空全球銅市場需求端。
宋洪瀟指出,參考去年美國電解銅的進口量,當前其銅供應嚴重過剩,美銅在年底前無需刺激進口。2024年上半年,美國電解銅進口量僅為35萬噸,今年同期同比增加51.4萬噸,增幅147%。
“高速增長的進口量結合當前全球弱需求的背景,美國下游制造業(yè)對于銅需求可能不及去年,因此當前供應存在過剩的情況,再度交易進口樂觀的可能性降低。”他說。
另一方面,關稅對抗再升級的可能,將導致未來銅終端需求釋放遇阻。
“中長期看,美國加征關稅,將限制全球終端需求,康波衰退周期影響進一步擴大。銅的工業(yè)和金融金屬弱化,銅需求受限,價格將承壓。”宋洪瀟稱。
“康波周期”由前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·康德拉季耶夫在1920年代提出,是指在資本主義經濟中,每隔約40至60年就會出現一個長周期的經濟波動。
此外,電解銅貿易結構轉變,貨源流向或更多運往亞歐。
宋洪瀟表示,由于物流相關因素影響,智利和南美等國的電解銅多運往美國。其中2024年智利30%的電解銅出口至美國,今年上半年升至五成,若美國對銅征收50%關稅是針對所有國家,對美增量出口的物流下半年或轉向亞洲和歐洲,供應預期增加也削弱銅價上漲動力。
7月9日8時,美銅與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銅期貨價格(下稱倫銅)差拉開至25%。
截至當日下午15時,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主力連續(xù)合約收跌1.36%,報78400元/噸;倫銅報9674.11美元/噸,下跌1.19%。

?
摩根士丹利的分析也指出,關稅實施短期內將對美銅形成利好,但對倫銅構成壓力。該機構分析師估計,美國已囤積約40萬噸額外銅庫存,相當于約6個月的進口量,這將在短期內緩沖關稅的直接沖擊。
花旗研究分析師Tom Mulqueen認為,美國此番關稅政策,可能會使倫銅跌至每噸9000美元以下。
Tom Mulqueen指出,關稅實施時間表的明確性,對非美國市場定價至關重要,這將終結近月來非美國地區(qū)現貨銅大量流向美國的現象。從未來三個月的前景看,這應會推動非美國地區(qū)銅價回落至8800美元/噸。
銅是一種重要的工業(yè)金屬,具有優(yōu)良的導電性、導熱性、耐腐蝕性和可塑性,在電力、建筑、電子、交通運輸、通信、機械制造、家電和能源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。
隨著全球經濟的發(fā)展和技術的進步,銅需求也在不斷增加。國際能源署(IEA)在今年5月發(fā)出預警——2035年銅供應缺口將超30%。
今年2月,特朗普依據《1962年貿易擴展法》第232條款啟動銅進口調查,覆蓋原料銅、精煉銅、銅合金等全品類,宣稱“銅必須在美國制造”。
隨后3月4日,特朗普在美國國會發(fā)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演說時,明確對銅、鋁、鋼征收25%關稅。
受此影響,彼時美銅連續(xù)上漲。3月26日,盤中一度最高觸及5.374美元/磅,超越了去年5月20日創(chuàng)下的5.199美元/磅的歷史紀錄,
根據232條款,美國商務部工業(yè)和安全局將在270天內進行調查,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22日。
然而,調查結束時間比此前所提的11月來得更早。盧特尼克對CNBC表示,審查已經完成。
長期來看,美國關稅政策一旦落地,國際銅貨市場結構可能發(fā)生更深層調整。
上海鋼聯分析師肖傳康分析指出,考慮到關稅的壓力,后續(xù)銅貨源向美國轉移的數量可能大幅減少;相反,對于亞洲市場的流入將有所增多,下半年中國國內銅進口將有所增加,而美國市場貨源或許將逐步進入內部消化的趨勢之中。
此外,肖傳康認為,未來美國國內銅加工產品的生產將得到提升。一些原本在中國國內出口的銅加工產品,可能會轉而選擇在海外進行加工。
“2024年,部分企業(yè)就已經出現過在墨西哥、秘魯等地考察銅加工設備,并將產品在當地加工后再轉口至美國市場的情況,隨著此次關稅政策的推進,這種情況會有增加趨勢?!毙骺堤岬?。
他還稱,“不同于232調查階段,此次關稅發(fā)布到市場預期執(zhí)行時間較短,搶出口的難度加大,尤其是一些目前尚未出港的貨物?!?/p>
中國市場方面,宋洪瀟表示,當前中美銅原料和初加工貿易量整體偏低,主要貿易在于終端消費。
據海關總署統計,2024年中國進口銅精礦2811萬噸,美國貢獻45.9萬噸,占比僅1.63%;同時,電解銅進口量404.08萬噸,美國進口量可忽略不計。出口方面,中國出口銅材82.82萬噸,其中對美國出口僅3萬噸,占比總銅材出口量級的3.62%。
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局(USGS)的數據,美國去年進口了約81萬噸精煉銅,約為其消費量的一半。其去年超過90%的精煉銅進口來自智利、加拿大和秘魯。上述關稅政策落地后,預計將對三國產生較大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