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蘭再次發(fā)現(xiàn)新石器時代巨石墓
近日,波蘭考古學家最新發(fā)現(xiàn)了兩座比埃及金字塔更古老的梯形墓葬。這些巨石墓位于波蘭中西部,有大約5500年的歷史。這些超大的墳墓以梯形土丘為特征,有些長達656英尺(約200米)。形狀獨特的“波蘭金字塔”凸顯了早期歐洲農業(yè)社會埋葬死者的獨特方式。2019年,在波蘭中西部地區(qū)也曾發(fā)現(xiàn)過此類墓葬。

圖片來源:RA Kearton//Getty Images 《Popular Mechanics》
該遺址由密茨凱維奇大學(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)的一個團隊在日常實地考察中利用先進的遙感技術,在波蘭中西部的大波蘭省景觀公園( Dezydery Chlapowski Landscape Park)內發(fā)現(xiàn)。這兩座巨石墓被稱為“神秘的地面堤岸”,經研究確認它們是新石器時代漏斗杯文化時期建造的長形土制墓葬,迄今大約5500年。
這些墓葬呈細長的梯形,有些長達200米。這種特殊的建筑風格東端比西端更寬更高,使墓葬呈現(xiàn)出三角形或類似尾巴的形狀。據波蘭通訊社報道,專家認為,這種梯形的運用與附近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房屋風格息息相關。
為了確定這些墓葬的位置,考古學家采用了空中激光掃描,隨后進行了地面挖掘。這些墳墓被認為是史前時代波蘭建造的最大的埋葬結構物,因為使用了細長的三角形形狀和巨大的石材,所以被稱為“波蘭金字塔”、“巨人之墓”等。結構呈梯形土丘,最長處達200米,有些石材重達10噸。屬“漏斗狀燒杯文化”遺存,墓主可能為社群權貴(此前同類墓中發(fā)現(xiàn)直葬人骨及陪葬品)。
雖然這些墓葬的高度很少超過13英尺(約4米),但其規(guī)模和設計在波蘭卻獨具特色。這些新發(fā)現(xiàn)是波蘭大波蘭地區(qū)第二次發(fā)現(xiàn)此類墓葬,此前是在2019年。

一位考古學家正在挖掘陵墓的石砌圍墻。照片由景觀公園提供 來源:artnet
據波蘭通訊社報道,公園自然與景觀保護首席專家阿圖爾·戈利斯( Artur Golis)表示:“構成墓穴入口的最大巨石已經不見了?!彼J為,幾個世紀以來,這些石頭已經被當地居民鑿掉另作他用。專家認為,梯形的設計與附近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房屋風格有關。每個墳墓前面放置著巨石,有些重達10噸,展現(xiàn)了該文化復雜的團隊合作和工具技術。
雖然該地區(qū)人們有公共墓地,但只有社會中最杰出的人物才能被埋葬在墓穴中。而且每個超大型墓穴通常只埋葬一位關鍵領導人的骸骨,周圍環(huán)繞著陪葬品。墓葬頂部隨后被石頭覆蓋。
戈利斯說:“每一代人都會建造自己的巨石墓,以紀念在社區(qū)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的死者。”
雖然在最近的墓葬挖掘中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骨骼,但考古學家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埋在附近的陪葬品,最有可能的是斧頭和陶器。戈利斯說:“這些文物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漏斗杯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。”

墓葬輪廓圖
研究人員指出,雖然標記入口的最大巨石已不復存在,但其周圍仍然保留著模仿新石器時代房屋形狀的石砌圍墻,并遵循從西向東的走向,這可能暗示著當時人們對太陽的崇拜。下一階段將對這兩座古墓進行全面挖掘。
在這類“巨人墓”內部,死者通常被埋葬在一個封閉的墓穴中,墓穴內放置貴重物品。墓室內通常僅安置單一遺骸,尸體一般以仰臥姿勢放置,雙腿朝向建筑前端,朝向金字塔的入口?!捌涔趋揽赡芤巡粡痛嬖?,但陪葬品可能還保留著,”戈利斯在接受采訪時說,“這些陪葬品可能包括石斧、短柄斧、陶器或一些獨特的陶土器皿?!?/p>
這些巨墓用于安葬重要社會人物的遺骸,與后來的埃及金字塔相比,或許并不引人注目。但在無輪車、無金屬工具的條件下,僅憑新石器時代技術完成200米巨構,其協(xié)作難度超過金字塔時代。
“漏斗狀燒杯文化”(Funnel Beaker Culture)因典型陶器——頸部敞開如漏斗的陶杯/碗得名。存在時期約在公元前 4300–前2800年(新石器時代中晚期),早于埃及金字塔千年。分布區(qū)域以中歐和北歐為核心,覆蓋今德國、波蘭、丹麥、瑞典及低地國家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標題:《波蘭再次發(fā)現(xiàn)新石器時代巨石墓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