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新聞記者 | 張倩楠
界面新聞編輯 | 劉海川
“十五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聯(lián)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,也是全運會歷史上第一次走進香港、澳門。三地聯(lián)合承辦,這是本屆全運會區(qū)別于歷屆全運會的一個最大特點,是歷史賦予粵港澳三地的特殊使命?!?2025年7月25日,國新辦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、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向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介紹。
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、香港、澳門舉行。競體比賽項目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,其中57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,預計1.5萬余名運動員參加決賽。群眾賽事活動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,其中148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,預計約有1.1萬名運動員參加決賽。
佟立新介紹,項目布局方面,創(chuàng)新多城辦賽、跨境辦賽,將比賽項目安排在廣州、深圳、香港、澳門等19個城市。充分尊重港澳意見,將擊劍、場地自行車等項目布局在香港,將乒乓球、女排等熱門項目布局在澳門。珠海、香港、澳門共同承辦的公路自行車比賽和深圳、香港共同承辦的馬拉松比賽將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跨境賽事。
三地聯(lián)合辦賽,融合互通方面,佟立新介紹,在此前跨境測試賽中首創(chuàng)“一賽事一次跨三境”和“前置查驗、封閉運作、無感通關”新模式,總結探索“一事三地、一策三地、一規(guī)三地”創(chuàng)新舉措,成功破解在不同法律體系下人員、物資、信息等關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難題。
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、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,十五運通過智能通關保證跨境參賽觀賽順暢高效。比如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,通過人臉識別、前置查驗等技術手段,運動員在230公里的賽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時速,6次無間斷地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,享受“不踩剎車”的無感通關體驗。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將超6000人、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將超3000人。
王曦介紹,本屆全運會票務銷售秉承“惠民利民、公益優(yōu)先”普惠原則,官方票務平臺計劃于8月上旬上線。門票定價充分考慮了惠民與公益的雙重屬性,熱門賽事價格普遍親民,部分賽事采取預約制。
在十五運會中,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,將充分展現高科技與體育盛事的深度融合。“我們在全國首創(chuàng)了‘云上的全運村’,通過AI技術應用和‘賽事自由視角系統(tǒng)’等,讓觀眾實現沉浸式的觀賽和互動,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、跟蹤切換球員、運動分析和流媒體的直播分享,極大豐富觀賽的樂趣,值得大家期待?!蓖蹶卣f。
在賽事保障方面,王曦介紹,十五運融入“綠色低碳、智慧高效”的理念,停車場“光儲充放微電網”只需10—15分鐘就可以為電車快速充電?;诒倍沸l(wèi)星的“跨境無感通關”和12分鐘更新的“氣象精準預報”等,為賽事運行提供強大支撐。智能化的追光跑道幫助運動員找到最佳的運動狀態(tài),羽毛球AI直播相機可智能識別多拍回合及殺球動作等“高光時刻”,提升群眾觀賽的趣味性。此外,迎賓機器人、無人駕駛汽車、數字人志愿者、智能咖啡機器人等組成的“科技天團”也將在十五運會中亮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