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學生暑假安全,不是靠家長每日“打卡”兩次就能實現(xiàn)
暑期每日兩次打卡,就能守護學生安全?
從今年暑期開始,云南玉溪元江縣要求學生家長每日必須在手機上完成兩次“暑期安全提醒”打卡,未按時打卡的學生不僅會被老師在班級群直接點名,還會面臨老師的電話催促。針對部分家長和老師的不滿,當?shù)亟逃块T回應稱,打卡是工作需要,旨在保障學生假期安全,不會增加負擔。
暑假期間,學生脫離了學校的監(jiān)管,有大量的自主活動時間,而家長又要上班,難以實時監(jiān)管,安全問題確實不容小覷。尤其是,溺水等安全事故多發(fā)生在炎熱的夏季。
然而,如何守護安全,顯然不是靠家長頻繁打卡可以實現(xiàn)的。一來,打卡與否,與家長是否履行安全監(jiān)管責任沒有太大的關聯(lián),并不是打了卡就能真正保障學生安全。打卡也好,簽署承諾書也好,都只是形式上的任務。有家長就反映“暑期安全提醒的內容空洞且重復,大家早已不勝其煩,卻只能敢怒不敢言”,還有學校甚至要求孩子背誦默寫防溺水“六不準”等內容。從媒體報道來看,當?shù)氐氖钇诎踩ぷ魉坪醍惢癁橐劳杏谙嚓P的小程序打卡,仿佛打卡后就賦予了學生安全生存的“護身符”。
二來,打卡不僅增加了家長負擔,也增加了假期中教師的負擔。教師不僅要催促家長打卡,還要催促學生觀看防溺水視頻,層層上報統(tǒng)計報表等工作,整個暑假可能都不得安生。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所謂的“動動手指頭的事”“不會增加負擔”,在實際承擔任務的教師和家長面前,顯得輕飄飄。
實際上,打卡滿足的是上級部門對于數(shù)據(jù)、報表等工作的要求,難以產生實際效用。頻繁打卡不僅增加家長負擔,還可能讓家長和學生對于所提醒的事項變得輕慢。有關部門、學校將相關工作責任機械地甚至加碼轉嫁給老師,壓力下老師不免產生高頻的催促提醒,容易引發(fā)學生和家長的反感,破壞家校合作氛圍。而且,頻繁打卡等形式主義做法,讓學校、老師圍繞著數(shù)據(jù)、報表、小程序等打轉,導致教師很難有精力去履行更重要的工作。這也難怪家長和老師都對此怨聲載道。
此外,要求教師為學生暑假安全負責,也反映出責任的錯置。當?shù)赜薪處煼从?,教師要提醒催促家長打卡,如果未完成此項工作,導致學生暑期出現(xiàn)安全事故,則由班主任承擔??墒牵倨跁r學生回到了家中,人身安全應該主要由家庭承擔。學校的責任,在于日常的安全教育,在于離校前的安全提醒,而非承擔學生在假期的無限安全責任。這顯然是模糊了責任邊界,對于廣大教師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。
這也是反映當下錯綜復雜的家校關系的一面鏡子。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能單純依賴家庭或是學校任何一方,但是在一些情況下,學校卻承擔著無限責任。比如,即便在暑假,學校還要時刻監(jiān)管學生安全;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后,就當起了甩手掌柜,認為學校應該全權負責。另一方面,在某些時候,家長又不得不承擔本該由學校來承擔的責任,比如,參與衛(wèi)生打掃、晚自習值班、護學崗執(zhí)勤等任務。這些都屬于權責不清、邊界不明,由此引發(fā)的家校矛盾也層出不窮。
暑假安全的確是重中之重,關系孩子的安全健康,關系家庭的幸福。要做好這項工作,功夫在平時,比如通過入腦入心的安全教育課程,切實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,這是學校的教育主場。而到了假期,家庭則要履行好監(jiān)護責任,給予孩子更多陪伴和關注,讓他們的假期生活充實而安全。對于有關部門來說,也要正確劃分安全責任,不要讓學校過度地、無限地承擔。同時,還要加強各部門的協(xié)同,比如,針對防溺水工作,教育部門要聯(lián)合水利部門,以及公安機關等方面,開展水庫、江河、溪流等重點部位的巡查,協(xié)同配合守護好學生暑假安全。(李一陵)
(原標題:暑期每日兩次打卡,就能守護學生安全?)
轉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標題:《守護學生暑假安全,不是靠家長每日“打卡”兩次就能實現(xiàn)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