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新聞記者 | 張友發(fā)
界面新聞編輯 | 姜妍
“十幾年沒看喜羊羊與灰太狼,他倆居然變朋友了?!?/span>
在最近上映的暑期檔電影《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異國破曉》(以下簡稱《異國破曉》)的豆瓣短評區(qū),不少和這個IP多年未見的觀眾發(fā)出了這樣的感嘆。這部動畫電影是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的第十部大電影,今年則是其IP誕生的第二十個年頭。
20年過去了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還在出新,這在國產動畫中并不多見。在誕生時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曾一度成為“第一國漫”,風靡于電視熒屏,隨后進入大銀幕,創(chuàng)造了國產動畫電影的新紀錄,但又在之后多年缺席大銀幕。
如今,這個起源于“狼吃羊”追逐設定的子供向動畫,已經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在20周年節(jié)點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除了“致敬經典”之外,也在嘗試做減法和重構,試圖通過更成熟的角色塑造和故事節(jié)奏,回應過去與現(xiàn)在兩代觀眾不同的情感期待。但在競爭激烈動畫電影市場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的電影重啟并不輕松。
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走到今天,既是中國原創(chuàng)動畫發(fā)展的一種縮影,也不斷暴露出在產業(yè)、創(chuàng)意和受眾之間微妙的拉鋸。界面文娛和多位該IP參與者對話,試圖梳理這個IP的變遷軌跡,以及創(chuàng)作者如何在時代語境中為它尋找下一條路。
一個更復雜的故事
《異國破曉》兩位導演陳輝衍、梁嘉琪都是第一次完全主導一部大電影的制作,陳輝衍告訴界面文娛,“導一部大電影對我們來說本就是巨大的挑戰(zhàn),而這次還恰逢IP二十周年的重要節(jié)點,是壓力上再加一個壓力。”
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的電影仍然和動畫有著內容上的延續(xù)性,《異國破曉》是根據(jù)IP《異國大營救》電視動畫所延伸制作的大電影,兩位導演在做好原本的故事以外,還要思考把20周年的意義加到電影里,“讓觀眾看完之后會有當年看電影感覺,有那種回味在里面。”

為了這個目標,電影的劇本進行了多個版本的修改,連分鏡頭都有兩個版本。一開始的故事是另外一個方向,團隊曾思考過是否讓故事重新回到狼羊的對立關系,作為20周年的一個回顧。但畫完分鏡后,團隊覺得從“狼抓羊”到羊狼建立友誼也是20年之路的見證。
團隊逐漸確立了主要角色“守護者”的團隊定位,兩位導演也希望故事為所有核心角色服務,這帶來不小的創(chuàng)作壓力,“每位粉絲都有自己喜歡的角色,我想每一個角色都有高光,所以就重新安排了整個戲份。”總監(jiān)制黃偉明也認為,“其實觀眾都很喜歡群像,而不是單一的某幾個角色?!?/span>
故事最終還是回到了狼羊合作的“守護者”模式,回憶以另一種方式到來,電影中當灰太狼陷入自我懷疑時,喜羊羊用最初的交往經歷來鼓勵他,"你以前從沒吃過羊,但也從未說過這些喪氣話"。
在電影中,早年間的動畫影像在對話時插入,隨后熟悉的背景音樂的響起,兩個角色一起向上攀登。梁嘉琪認為這個鏡頭會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,“有那種回到以前他們一起打打鬧鬧(的感覺),變成一件很簡單純粹的事了。”
團隊希望通過這些設計,帶著觀眾一起回憶童年。在畫面之外,團隊也將IP的經典配樂《別看我只是一只羊》重新升級,在片尾也進行了新播放,梁嘉琪認為,“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,但喜羊羊是同一個童年,所以我們就把它放在里面。”

“這部二十周年的作品,我們的定位是合家歡,”梁嘉琪告訴界面文娛,團隊希望電影讓小朋友、青年觀眾和家長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和共鳴。為此,他們在內容設計上做了分層處理,以滿足不同受眾的喜好。
比如在角色形象上,電影中羊變成小貓,灰太狼變成小寶寶,用更可愛的畫風吸引低齡觀眾。同時電影加入了反轉和懸疑元素,讓觀眾猜測真正的反派是誰,以增強青年觀眾的代入感。高潮部分,團隊還設計了一段場面不小的動作戲,來提升觀影的娛樂性。
黃偉明認為這種合家歡的取向來自IP的源頭,“其實最早我們做的時候,就并不只是給小朋友看,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小朋友跟大朋友都能看。”
從40集到3000集
在最開始制作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時,黃偉明的計劃是40集,而現(xiàn)在這個IP的總集數(shù)已經超過了三千集。
在2004年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背后動漫公司原創(chuàng)動力推出首部動畫《寶貝女兒好媽媽》,動畫以人類角色為主,但在后續(xù)衍生品開發(fā)中遇到了不少挑戰(zhàn)。團隊決定轉型動物題材動畫,并將這個任務交給總導演黃偉明。經過簡單的頭腦風暴后,團隊最終選擇"狼與羊"這對經典的對立形象作為故事的核心設定,由此誕生了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這一IP。
"其實當時想法很簡單,做一個好玩有趣的狼羊故事吸引大家來看。"黃偉明沒想到動畫一經播出就大受歡迎。上線初期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在北上廣地區(qū)取得高達13.1%的平均收視率。之后動畫同時在數(shù)十家電視臺熱播,最高收視率達到17.3%。

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最初只計劃制作40集,但由于持續(xù)高漲的人氣,制作團隊不斷延續(xù)故事,至今已經制作了數(shù)千集,黃偉明認為這是出于大家對這個IP的喜愛,"當時有一個想法,大家喜愛我們就繼續(xù)做下去。"
不過作為當時的“第一國漫”,卻很難在剛剛起步的動畫產業(yè)獲得巨大的商業(yè)收益。黃偉明曾評價動畫所處的境地:“2009年以前,大家只是知道有這部動畫,但沒有市場給予價值體現(xiàn)?!?/span>
這和動畫市場整體所經歷的環(huán)境有關,據(jù)自媒體毒眸的報道,當時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每集的制作成本仍高達3萬元以上??呻娨暸_收購動畫的價格卻極低,有的地方臺每分鐘收購價格只有二三十元,片方每集收益可能僅百元。
黃偉明告訴界面文娛,彼時中國的原創(chuàng)市場還在重新再起步,大家都摸索著怎么往前走,“當時也沒有產業(yè)支持,做原創(chuàng)需要自己不斷投入?!?/span>
在這個摸索過程中,喜羊羊也成為了早期在電影市場收獲商業(yè)價值的國動IP。播出數(shù)年后,IP已經擁有逐漸積累了用戶基礎,第一部大電影《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》由此啟動。

這是個冒險的決定,自1999年《寶蓮燈》上映后,十年間僅有不到20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,且票房普遍慘淡。《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》在2009年寒假上映后,這部成本僅600萬的電影最終賣到了8600萬,刷新了國漫電影票房紀錄。
此時內地還只有賀歲檔而沒有春節(jié)檔,賀歲檔更多是指12月初到元旦前后,很少有影片選擇定檔在春節(jié)前后。2009年,在沒有預售的情況下,在《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》上映時,無數(shù)家長帶著孩子涌向電影院。
之后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開始在每年寒假和春節(jié)推出生肖大電影系列,隨著電影和動畫的成功,這個IP和背后的公司開始獲得資本青睞,IP在資本市場經歷了幾次轉手,最后被奧飛動漫收購。
與此同時,IP生肖系列后續(xù)幾部電影的票房出現(xiàn)了一定程度的下滑,在2015年后就暫停了開發(fā),奧飛對外的回應則是,“2015年公司決定對‘喜羊羊’進行品牌戰(zhàn)略升級,重新規(guī)劃電影布局。公司正在打造全新的喜羊羊3D大電影,預計在2021年和觀眾見面?!?/span>
暫停大電影期間,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的動畫作品還在繼續(xù)更新。2021年初,其最新系列籃球題材《運動英雄傳之筐出勝利》為大眾視野中沉寂一時的喜羊羊系列帶來了新的熱度。
官方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動畫播出后在騰訊視頻、芒果TV雙平臺熱度破2億,全平臺少兒內容熱度排名第一,豆瓣評分9.4。在虎撲等體育球迷論壇中,該動畫也掀起空前的討論熱度,連續(xù)登頂熱搜榜達十余日。
黃偉明曾經告訴媒體,在生肖電影系列暫停后的7年間團隊一直在研究電影劇本,有一些已經寫好了但仍覺不滿意就一直都沒有做。在這部動畫出圈后,團隊順勢推出了大電影《喜羊羊和灰太狼之筐出未來》,并在2022年進入春節(jié)檔,時隔七年后回到大銀幕。
當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再次回到電影市場時,動畫電影行業(yè)已經經歷了飛速發(fā)展,《西游記之大圣歸來》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先后刷新國產電影的票房記錄,這也讓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。在2022年的春節(jié)檔,該IP新的大電影最終收獲了1.6億票房。
在新市場尋找機會
從狼羊對決到現(xiàn)在的狼羊合作,是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主要角色及人物關系發(fā)生的最大變化。
黃偉明認為灰太狼和羊村算是天敵,“最開始我們就沒把灰太狼和羊村塑造成你死我活的關系,而是亦敵亦友的微妙狀態(tài)。雖然種族不同,但雙方并不是真的一見面就撕咬那種,其實更多是戲劇性的對抗。”

《喜羊羊和灰太狼》在做到兩千多集時,黃偉明和團隊覺得“要變化了”,改變從核心的人物關系著手,團隊將原本單元劇的模式升級為連續(xù)劇敘事,讓羊群和灰太狼從簡單的追逐對抗,轉變?yōu)槁?lián)手應對更大的危機,“我們挑戰(zhàn)一下難度。”
這不僅改變了故事形態(tài),也重塑了制作流程。動畫轉向連續(xù)劇時,梁嘉琪在此時成為了動畫單集導演,她感到團隊協(xié)作更加緊密,數(shù)位導演一起負責連續(xù)劇故事,之前單元劇劇情上沒有太連貫,現(xiàn)在需要持續(xù)溝通,“因為上一集埋的彩蛋或伏筆,下一集可能就要呼應?!?/span>
在黃偉明看來,“改變之后,其實粉絲也會重新喜歡上喜羊羊。”
在商業(yè)層面,衍生品開發(fā)是IP如今發(fā)力的重要方面,在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在電視臺熱播時,當時版權機制相對不健全的情況下,動畫衍生品市場更多被盜版所占據(jù)著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“喜羊羊”最火的時候,市場上售賣的衍生品中有八成是盜版。黃偉明自己也感嘆,“他們都說喜羊羊養(yǎng)活了很多小商販?!?/span>
現(xiàn)在情況正在起變化,黃偉明告訴界面文娛,消費者和品牌的版權意識都在加強,“因為現(xiàn)在大家都有正版意識,坦白說如果他們要把生意做大的話,他們都會來拿授權?!?/span>
隨著版權環(huán)境改善,團隊開始更系統(tǒng)地規(guī)劃衍生品開發(fā)。在大電影開發(fā)過程中團隊加強了衍生品的前置規(guī)劃。籌備電影時,黃偉明和制作團隊會拉上公司授權和產品團隊一起開會,“我們可能準備這些產品,你們覺得能不能有什么商機?!?/span>
"我們會在設計圖階段就邀請他們參與,而不是等全部完成后再給他們看。"黃偉明強調,這種前期介入的合作模式能確保衍生品開發(fā)與內容創(chuàng)作保持同步。
除了商業(yè)策略的調整,團隊的人才結構也經歷了變化。對動畫行業(yè)而言,人才的稀缺和挖掘是一個重要的命題。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的制作團隊從最初的5人核心小組,發(fā)展到如今近兩百人的規(guī)模,這個成長歷程折射出中國原創(chuàng)動畫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軌跡。
陳輝衍是第一批被招進公司進行培養(yǎng)的新人,也是同期入職的同事中唯一留任至今的成員。陳輝衍原本學習平面設計,但一直特別喜歡畫畫,真正開始從事動畫制作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公司的工作氛圍特別輕松愉快。團隊成員常常一邊工作一邊交流,手上的工作卻從不耽誤,還會互相分享音樂,“雖然有時候同事播放的音樂實在讓人不敢恭維?!?/span>
正是在這樣歡樂的工作環(huán)境中,他逐漸愛上了動畫制作這個行業(yè)。如今公司團隊以年輕人為主,輕松活躍的工作氛圍是他和許多同事長期留任的重要原因。
陳輝衍認為公司的創(chuàng)作機制也給予員工很大的發(fā)揮空間——與許多要求嚴格按劇本執(zhí)行的動畫公司不同,他們允許進行二次創(chuàng)作。作為導演,他可以根據(jù)需要對劇情進行調整,只要不改變核心內容即可。而動畫制作人員同樣可以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,“所以每個人在動畫里都能獲得表達的機會,這很難得。”
在長期的動畫制作中,新人的不斷加入也會給這個經典IP帶來新鮮感。比如籃球系列導演本身就是資深籃球迷,所以能在作品中融入許多籃球梗,“不同導演去導這個作品,就會有不同的感覺和變化?!?/span>
對這個20歲的IP來說,系列電影的重啟還在起步階段,就像從《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》后,大電影從春節(jié)檔來到了暑期檔,但到底哪個檔期最合適,黃偉明認為還在磨合和嘗試,“其實我們會在不同檔期看,沒有說一定要在哪一個檔期。”